戏墨为多,无足挂齿。

  过路人  

琴音犹悲


在高一时,曾做过一篇阅读,谈到古琴与它的韵,而今我仅记得有过那么一篇文章曾潜移默化使我找过古琴曲来赏,具体文章内容却是记不得了。而当年听的琴曲,甚至没在我心底泛起一丝波澜。那太平太静太淡的音律,只让我觉得,这只是件被时代淘汰的仅留存于文学中的乐器。毕竟文字总是带着美化性质的,否则由文字到现实,为何会有那么多失望呢。我心底约莫想着,这文章或许是为了呼吁人们去重新重视这件快消失的中国古典乐器吧,对此加以修饰美化,不足为奇。

但是现在又突然爱上了古琴,也算机缘巧合。经过当年寻琴音却失望而归的我自然不会刻意去找琴曲来听,而是在听一首歌的时候发现了古琴版本,出于好奇,而且这次我是把音量开到最大的,才让我听见了一些细节-----曾经是偷偷听的,音量很小----我尽量去对上记忆中的原曲,因为这和原曲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吸引我的是那颤动着的飘乎的摩弦音,因为这在其他乐器中是几乎没有的,但是古琴曲中的却极多,带着心弦一并晃着荡着。有人评价泛音是古琴的呼吸,可是作为特色的呼吸声怎么会那么那么,那么轻浅。而且事实上,弹奏古琴本身就是疼的,因为要用指腹的肉按压在细细的琴弦上每一次拨弦,都极疼,而泛音更是要让指腹在琴弦上用力摩擦,这痛感更不言而喻。所以古琴的呼吸是带着痛的,我仿佛能想象,那种即使痛也要奏出心声的声嘶力竭,可是这琴音太淡了,拼尽全力任由弦鞭挞指腹“喊”出的音仍然会被淹没。每一呼一吸带着悲痛,而仅有七根弦却高九十一个的泛音不禁让人联想到喘气之剧烈。或许古琴自诞生,就带着悲伤的。

琴音很淡很轻,如果有人能从这淡简至极的声音中听见感情,的确会有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感。正因为它的声音太容易被埋没,所以它总是那么孤独,自古而今,皆如此。

民间百姓大多喜欢热闹,敲锣打鼓吹唢呐才喜庆。两相对比,俗与雅立分沟壑。虽然天下人爱喜庆没什么问题,可是愿意离开醉太平的假想去思考危机与天下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这些远离人群甘愿孤独的人,大多也得不到什么,只是有权贵庸人以之为雅而效仿。古琴向来只与这些人相伴相随。《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词用语平淡无奇,一如琴音淡雅。在这个“独坐”又“人不知”的时候,古琴陪伴着王维。此诗就令人感受到了诗人的高雅脱俗。又如李白“闲坐夜明白,幽人弹素琴。”时,最后叹的“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孤独。还如白居易这位现实主义诗人写过大量的作品昭示着古琴伴他一路孤独而又清醒。

如今的古琴还是被边缘化的。在西洋乐器的冲击下还选择学习民乐的,也极少有选择古琴的。功利来看,一是因为古琴太淡。这么轻淡的乐器,天生不适合登上大舞台展出表演,也因为世人对它的淡忘和不理解,注定了它的小众。在今天,它的身影仍是那样孤单。二是因为古琴太难。一般人难以想像最多只有七根弦的古琴是如何奏出余音绕梁的。除散音七个外,古琴有泛音九十一个,这是带痛的喘息。还有按音一百四十七个,这意味着你能想到乐器有多难弹奏,它就有多难。古筝除去那么多琴弦,已经有支架调好了固定的音。可古琴没有,只能靠演奏者凭感觉去估那按定的位置。所以总的来说,在这追名逐利的浮华世间,还愿去学习古琴的,少之又少。中国古时,娱乐方式少而简陋,古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渲泄情绪以明心志的乐器,可是今天这种渠道太多了,古琴的背影更加孤单了。

古琴自古一路走来,在苦与痛中诞生,与孤苦之人相随,它依旧那样平平淡淡地诉说悲伤,走向不知何去何从的未来。


评论(3)
热度(1)
© 过路人 | Powered by LOFTER